日本球磨级巡洋舰
时间: 2024-04-18 07:04:53 |   作者: 湿式球磨机

 

  

  T球磨级轻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继天龙级之后所生产的第一型五千吨级轻巡洋舰,排水量从天龙级的三千吨一口气跃升到五千一百吨,而航速也由三十三节提升到三十六节。成为旧日本海军以后五千吨轻巡洋舰的参考标准。

  大正六年(1917年)度的日本海军,在建造完两艘三千吨级轻巡洋舰(天龙号和龙田号)之后,马上意识到美军正在建造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以及英国海军建造的轻巡洋舰C型及D型战斗力远超三千吨轻巡洋舰,所以日本海军决定建造一型五千吨级的轻巡洋舰。于是海军在这一年度的造舰计划中打算一举建造九艘新轻巡洋舰,这中间还包括了5000吨级的球摩级五艘和期改良型长良级六艘中的四艘·。

  当时的八八舰队计划案中原本计划建造八艘三千吨级轻巡洋舰,后来改成只建造两艘,这就是天龙号以及龙田号,并将后续生产转向了五千吨级的新型轻巡洋舰,也就是球磨级轻巡洋舰。

  由于八八舰队案中建造的主力舰有高速化的倾向,所以本级舰也十分重视航速的问题。其采用了大马力的主机用以增加航速,但是在建成后发现轮机部分常常损坏,所以虽然对外夸大称具有36节的航速,实际航速却只有约35.5节。此外,为增加航速,减小阻力,球磨级采用了长宽比极大的船身,这使得球磨级看起来十分的狭长,据说常备状态的全长足以跟英国战列舰无畏级所匹敌。

  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球磨和长良组成第16战队,多摩和木曾组成第21战队,分别是第3、第5舰队的主力。北上、大井两舰组成第9战队,作为战列舰支援的水雷战队隶属于第1舰队。

  球磨号于大正七年(1918年)8月29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始建造。大正八年(1919年)7月14日下水,大正九年(1920年)8月31日竣工服役。1944年1月11日,球磨号在马来半岛槟榔屿西方十八海里处被英军潜艇“扇贝”号(HMS Tally-ko,P-317)发射的鱼雷击沉。

  1918年8月10日多摩号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动工,1920年2月10日下水,1921年1月29日竣工,为三菱长崎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5500吨级轻巡洋舰。1944年10月25日,多摩号于吕宋海峡东方二百五十里处遭受美国潜艇“贾劳”号(Jallo,SS-368)的鱼雷攻击,身中三枚鱼雷而沉没。

  1919年6月10日木曾号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动工,1920年12月14日下水,1921年5月4日竣工,1944年11月13日,木曾号于马尼拉湾被美舰载机击沉;

  北上号于大正八年(1919年)9月1日在佐世保造船厂动工,大正九年(1920年)7月3日下水,大正十年(1921年)4月15日竣工。1945年7月24日至28日,北上号于吴军港被美舰载机重创,战后解体。

  大井号轻巡洋舰于1919年11月24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动工,1920年7月15日下水,1921年10月3日服役。1944年7月19日,大井号于南中国海被美国潜艇击沉。

  尺寸为全长162.15m,全宽14.2m,长宽比极大,这使其航行阻力小,但不利于居住舒适性。

  球磨级火力为4门140毫米50倍径主炮,两门76毫米高射炮,8具530毫米鱼雷发射管,大井,北上两舰改造后成为重雷装舰,拥有空前绝后的40具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其设计思路为注重雷击能力,对舰对空能力平平,也不追求与敌主力舰正面决战。

  球磨级可以执行布雷任务,有一号连体机雷36个,投放轨道2根。(现代化改装后撤去)

  球磨号还搭载水上侦察机1架,负责提供侦查,炮火校准。并有吴式二号二型弹射器一座(现代化改装后),大幅度的提升了航空作业效率。

  昭和19年(1944年)加装22号对海雷达一座,大幅度的提升了观察与拦截能力。

  球磨级的一号舰球磨号在竣工之后立即展开掩护陆军登录西伯利亚的任务,并担任俄国领土附近的沿海警备工作。在九一八事变(日本称满洲事件)时改担任北部海域(朝鲜以及中国大陆沿岸)的警备任务。昭和十二年(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其参加了上海登陆作战,也担任了海上封锁的工作。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跟重巡洋舰足柄号,轻巡洋舰长良号同属于第十六战队,在第三舰队司令高桥伊望中将的率领下支持南方作战.参加了菲律宾攻略战,主要任务为攻击菲律宾北部基地,并担任荷属东印度群岛攻略的输送任务。大多活跃于菲律宾附近海域。

  昭和十八年(1943年)1月11日,球磨号在西里伯斯岛旁的马加撒海峡与美军B-26轰炸机战,这造成了其轻微的受损,之后其担任对泗水基地的运输任务。昭和十九年(1944年1月11日上午11时57分),正在马来半岛槟榔屿西方十八海里处,担任航空部队的训练目标舰的球磨号,被英军潜艇“扇贝”号(HMS Tally-ko,P-317)发射的鱼雷击中,从而在十二分钟之后沉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防空改装时撤去2门主炮加装36门机枪。北上和大井改为雷击型,装4联鱼雷管10座。93式酸素(氧气)鱼雷服役后使其在实战中有极强的攻击能力。

  1934年,此舰与球磨号进行了改装,除了将原先可收放的帆布制舰桥遮蔽天棚改为金属固定式之外,各项不足也一一完善。

  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月,中日战争爆发,多摩号先是出动支持上海的登陆任务,后来也陆续参加了杭州湾及广东的上陆作战。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本舰和其姊妹舰木曾号一同编成第二十一战队并出任该战队旗舰,属于北方部队的第五舰队主力,负责小笠原群岛一带的防卫任务。

  1942年6月,多摩号随着北方部队参加了中途岛会战中的阿留申攻略作战,支持对于基斯卡岛的攻击。然后在隔年昭和十八年(1943年)3月26日的阿图岛海战中随着舰队的战列舰击破了美军驱逐舰一艘及重巡洋舰盐湖城号,但它也遭美军炮弹直接命中,舰身受轻伤。日本舰队也没能达成运送物资的使命。瓜岛战役宣告失败后,撤去了鱼雷管,改装为高速运兵舰,负责从阿留申群岛撤军,未在实战中发射过一条鱼雷。1943年7月29日,此舰成功完成了基斯卡撤退作战,当时由第五舰队司令官河濑四良中将临时出任指挥。

  昭和十九年(1944年)八月,多摩号成为第十一水雷战队的旗舰。十月,莱特湾海战爆发,多摩号属于小泽舰队,担任诱饵任务,奔赴恩加诺角作战,在十月二十五日替空母瑞鹤号,瑞凤号南下护卫的途中,遭受了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战机的猛烈轰炸而遭受重创,后来在下午15时30分,于吕宋海峡东方二百五十里处遭受美国潜艇“贾劳”号(Jallo,SS-368)的鱼雷攻击,身中三枚鱼雷而沉没。

  在竣工之时,木曾号有一个跟姊妹舰不同之处,球磨型的其它四艘都装备了水上飞机弹射器,而木曾号则是在舰桥前部设置滑走台,有点像是在舰首布置一条极短的飞行跑道,让舰上侦察机起飞用。

  由于后来飞机技术进步,战机的大型化,金属化,都使得这条滑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这种运用方式也很困难,因为舰上侦察机一但起飞,就不能返回母舰。众所周知,水上侦察机是由弹射器弹射起飞,执行完任务后停在母舰附近,在由母舰用起重机吊回,是因为水上机有浮桶,可以浮在水面上,但是舰上侦察机没有浮桶,反而有轮子,虽然能起飞,但是无法降落于轻巡洋舰上。所以,后来木曾号也是改用了弹射器.。

  昭和十二年(1937年)七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木曾号和僚舰多摩号出击支持上海战线,并协助日本陆军登陆杭州湾。

  “木曾”与“大井”“北上”号同时预订为重雷装舰,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止改装,失去了拥有水上侦察机,飞机弹射器等航空装备的机会。太平洋战争期间,本舰自开战之初就和同级舰多摩号编成第二十一战队,成为细萱茂子郎中将所率领的第五舰队的主力,表现相当活跃。最初任小笠原群岛一带的防卫任务。1942年6月参加阿留申战役,木曾号曾参加阿图岛,基斯卡岛的攻略作战,并在占领成功后负责对该地区的军需输送,其后以北方为主,后来在昭和十八年(1943)3月27日参加了阿图岛海战。接着,木曾参加了同年7月29日的基斯卡撤退作战。当时,日军利用浓雾作为掩护,用舰队把岛上守军共1189人撤退回日本。而美军没有发觉日军已经撤退,足足进行了数周火力打击,并于8月24日登陆,结果数万人的海军陆战队却在登陆后发现连一个敌人都没有。

  然而,由于南方战线告急,木曾号转战南方,奔赴菲律宾海域。于昭和十八年(1943)九月担任队腊包尔的陆军部队输送任务,遭到美国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而受损,在修复后仍然担任中部太平洋的输送任务。

  昭和十九年(1944)十月的莱特湾海战爆发,10月30日木曾号与第三十驱逐队共同护卫有运输任务的“隼鹰”号前往婆罗洲,在婆罗洲与“利根”会合后前往马尼拉。其于11月10日到达马尼拉,编入了第一水雷战队。13日,350架美军航母特混编队所属舰载机对马尼拉湾发动了空袭,而木曾号身中三枚近失弹,重创着底,但并未完全沉没,仍有一段时间充作防空炮台。战后自1955年12月至次年1月进行打捞解体。

  在服役后北上曾执行多方任务。1941年在佐世保做改造,成为重雷装舰。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北上和姊妹舰大井号组成第九战队,为了准备能及时参加舰队决战,这两艘重雷装舰一直跟随着战列舰部队行动。虽然一心期待与美军战列舰的决战日,但是海战已确定进入了航母时代,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迅速的成为了了舰队作战的中心,所以机会始终未曾造访。两艘重雷装舰的初次作战即是中途岛作战,伴随着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群到了中太平洋晃了一圈。

  在此之后,1942至1943年,因为瓜岛战事急迫,日本海军又拿这两艘老轻巡洋舰开刀,撤去了四连装鱼雷发射管8座32管,改造成为装载大量大发登陆艇的高速运送舰,从事东南方面作战的运送任务。之后两艘姊妹舰的命运步上歧途。昭和十九年(1944年)1月,本舰在赴安达曼群岛执行运送作战中于马六甲海峡遭受英国潜舰的鱼雷击中而损伤。回到本土修理以后又在佐世保被海军改装成“回天”(一种自杀性攻击的小型潜艇,即人操鱼雷)的母舰,于次年1月完成改造,由于机械受损,航速降低至23节。

  然而北上最终未能对战局的转变有所贡献,始终没出击的机会,一直停泊于吴港中。结果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7月24日在港中遭受美军航母特混编队的空袭,北上受创以无法动弹的姿态迎接战争的结束。

  在战争结束后本舰被系于鹿儿岛湾,被利用来当作复员运送舰用的工作舰。最后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10月10日解除任务后于长崎造船厂解体。北上号一生历经三次大改装,而她的四个形态也代表着日本海军四个不同的时期。最先的轻巡洋舰时代见证了日本海军第一批五千吨级轻巡洋舰的诞生,而重雷装舰时代则是代表了日本海军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时期,至于后来的高速运输舰则是象征着在瓜岛陷入苦战的日本海军,最后的回天搭载舰型态则又反映了日本海军战争末期的穷途末路。其生涯可谓崎岖多变。

  大井号轻巡洋舰于1921年10月3日服役,其配备在当时属于上等,成为了往后轻巡洋舰的建造基础,此后长期担任各种任务。尤其是大井号,多年来一直担任军官学校学生的训练舰。

  1941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大井号跟同型舰北上号结束改造,成为了前所未闻的重雷装舰。

  重雷装舰的构想来自于九三式氧气鱼雷的诞生,当日本海军了解了该鱼雷所拥有的莫大威力后,认为在主力舰队决战之时携带此鱼雷,威力足以压倒性击溃美军战列舰。上述两舰就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做改造。“大井”改造在舞鹤造船厂进行。

  其撤去了后部3门140毫米主炮和上甲板两舷甲板上的东西,增设了610毫米四连装九三式“长矛”鱼雷发射管十座,这让他们拥有舷侧齐放二十枚长矛鱼雷的恐怖雷击能力。在岸福治少将的指挥下,这两艘重雷装舰组成了第九战队。从重雷装舰的目的来看,直到主力决战之日前,两舰不会轻率出击,始终伴随于战列舰旁一同行动,准备在舰队决战中大放异彩。93式鱼雷射程远并且隐蔽性极好,对当时的美军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武器。可是由于以航母为核心的战略战术的崛起,海战的主导已经由战列舰急速的转变成航空母舰,舰队决战的机会最终未曾到来,鱼雷作战的运用也慢慢变得艰难,使得日军的构想彻底化成泡影,大井和北上一同失去了用武之地。大井号也因为跟随着战列舰部队而始终没出击的机会。如果将这两艘重雷装舰编入水雷战队,能在海战中协同其它驱逐舰给予盟军舰队重击。但是这两艘重雷装舰空有强大火力,却始终没出战的机会,在战争初期也只有随着战列舰部队在中途岛,最后因无所事事返回基地。.

  1942年至1943年,在中途岛海战之后,战争的焦点转向了所罗门群岛。由于日本在所罗门方面的状况陷入苦境,大井号也卸下了40管鱼雷发射管中的32管,改装了大量25毫米三联装机关炮,在原来的地方放置了大发登陆艇,改造成高速运输舰。当时,舰尾也进行了改造,便于两舷的登陆艇能由舰尾直接滑入海面。美军登陆瓜岛后,很快清除了少量日军,而日军也派出登陆部队,誓言夺回瓜岛。但是随着战事奖池,优势渐渐转移到美军那边,而日本对于瓜岛的运输船队又屡次遭击沉,后来只好以高速军舰来替瓜岛运补,这就是著名的东京快车,大井号也成为其中一员。

  在改造成为高速运输舰后大井号就不断的从事着对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甚至是印度洋的运输作战。接着在昭和十九年(1944)中参加了对印度洋的通商破坏战,但一点战果也没有。后来大井号被派去担任马来半岛到菲律宾之间的运送任务,而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7月19日12时17分,大井号于马尼拉西方水域遭受美国潜艇“松鲷”号(Flasher,SS-249)的鱼雷攻击而沉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